Herbyoung養研萃方|草本保健品牌|專業醫療團隊
米酵菌酸危害大於你想像!了解米酵菌酸的來源和危害

米酵菌酸危害大於你想像!了解米酵菌酸的來源和危害

Mar 30. 2024

在現代社會中,我們常常面對著各種微生物毒素的威脅,而其中一種名為「米酵菌酸」(Bongkrekic Acid)的毒素,隨著寶林茶室事件引起人們的關注。究竟什麼是「米酵菌酸」?它來自何處?對人體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?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個議題,從其來歷、特性到對人體的危害,一一闡釋。

「米酵菌酸」到底是什麼?

「米酵菌酸」是一種由唐菖蒲伯克氏菌(Burkholderia gladioli)產生的罕見毒素,。因其無色無味無臭不易被察覺,常常造成食用者在未察覺的情況下受到危害。這種毒素在攝氏22至33度的溫度和中性pH值的環境中迅速增殖,因此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容易出現。
 

米酵菌酸的來源

「米酵菌酸」通常出現於要經過長時間發酵或泡發的食物上,像是發酵玉米粉、發泡木耳、穀物類、椰子及糯米製品。當環境衛生不佳、原料變質(泡發過久)、儲存不當(存儲環境高溫、潮濕)就可能出現質變,造成米酵菌酸滋長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對於該類食品的安全處理和儲存至關重要。

 

米酵菌酸的危害

「米酵菌酸」的毒素會攻擊人體的肝、腎及大腦,讓人體細胞無法獲得能量,而無法正常運作,導致嚴重的器官衰竭,嚴重甚至死亡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症狀常常在毒素暴露後的1-2小時短時間內就會出現,因此及時發現並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至關重要。
 

如何預防米酵菌酸中毒?

米酵菌酸也不會因洗滌或烹煮而被破壞,因此「預防」是關鍵。為了預防米酵菌酸中毒,必須從食材源頭、製程以及儲存環境做好控管。
1、建議民眾不要食用長期存放於不當環境的澱粉發酵食品。
2、避免長時間浸泡木耳、發酵澱粉類食物。
3、維持環境與食品衛生。

4、避免反覆加熱。
5、避免食物在常溫下放置超過兩小時。


總結

「米酵菌酸」雖然是一種無色、無味的微生物毒素,危害性卻不容小覷,目前為止仍無解毒劑。為了確保食品安全和民眾健康,我們應該加強對於食品衛生的重視,嚴格控制上述食品的儲存和處理,並建立健全的檢測標準和技術,及時發現和應對潛在的危險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